-
《春晓》到底谁写的?一首诗居然三个作者,杜甫 王维 孟浩然
“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,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” 这首《春晓》可以说是每个年代小学都要学习的古诗,他的作者是唐代的孟浩然。 然而,今天刷到一个让我认知崩塌的事,也不能说是认知吧,就是大家懂那种感觉吗?从小到大我的记忆里,包括学习的课本中,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孟浩然。可现在怎么居然《春晓》变成杜甫写的了?还有王维? 一首诗,三个作者,别说把我给整蒙了,恐怕连《春晓》自己也懵了: 请问三位大佬,我到底…- 17
- 0
-
锄禾为什么改名叫悯农
在2008年,中国教育部把《锄禾》改为悯农,由于悯农系列有两首诗,这是第一首,最初为了便于区分,两首诗便分开命名,后来从严谨性的角度出发,还是都改为“悯农”。原因便是“悯农系列”还有另一首诗,那就是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”,为了更好的区分两首,所以才会将其拆开并改为不同的题目,本意也是为了让学生有着更好的记忆。而再看“锄禾”和“悯农”,两首诗的内容也很符合标题含义,而这样的变动也无可厚非,所以家…- 70
- 0
-
原来小时候学的《草》只是节选,原文赋得古原草送别全篇
草 【唐】 白居易 离 离 原 上 草, 一 岁 一 枯 荣。 野 火 烧 不 尽, 春 风 吹 又 生。 以上是我们小学学的唐诗【草】 现在才知道,原来全篇共八句,后边还有四句。而且题目也不是“草”,而是“赋得古原草送别”。全篇是这样: 这首诗是白居易十六岁应考时所写,所以题目要加上“赋得”二字。我们那时小学课本只节选了前面四句,估计是编者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方面考虑的。而且前四句也确实能单独成诗…- 9
- 0
-
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《想和做》原文
有些人只会空想,不会做事。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,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,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。 也有些人只顾做事,不动脑筋。他们一天忙到晚,做他们一向做惯的或者别人要他们做的事。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,或者别人的命令,或者一般人的通例。自己一向这样做,别人要他们这样做,一般人都这样做,他们就“依葫芦画瓢”,照样做去。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,为什么要这样做,有没有更好的办法,他们从来不想…- 18
-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