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4月13日,正值顾少强写下“最具情怀辞职信”十周年之际,这位曾以10字宣言“世界那么大,我想去看看”撼动全网的女教师,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。从河南省实验中学心理教师到民宿主理人、心理咨询师,她的十年人生轨迹犹如一幅流动的画卷,既映照了理想与现实的碰撞,也诠释了自由与责任的深层哲学。十年前的2015年4月,一封辞职信在网络上爆火,信中仅有10个字,“世界那么大,我想去看看。”这封被誉为“最具情怀”的辞职信在网络上引发各种热议和讨论,写下这封信的河南省实验中学心理教师顾少强随之走红。
在顾少强的一则采访视频下,有网友留言,“她的一句‘世界那么大,我想去看看’宛如扔下一颗重磅炸弹,炸翻了无数人按部就班的心,也成了大伙心中追求自由的代言人。”

十年后,还有很多人记得这封辞职信,大家依然关注着她。很多人想知道她经历了什么?去看了怎样的世界?她现在过得怎么样?
我记得,写下辞职信的三天前是那学期最后一节心理课,初一的学生正在给两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。学生们在讲台下写,我也在想象我20年以后的生活会是怎么样。20年后,我已经55岁,正是退休的年龄,难道就这样过一辈子?我突然意识到安稳、一成不变的生活并不是真正想要的,我还有好多梦想没实现。20分钟后我决定辞职。作出这个决定后,我在学校的树下站了一会儿,下午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在脸上,我心里想,从现在开始我想去哪去哪,想爱谁爱谁,这种感觉太爽了。我的人生从此掀开新的一页,但这新的一页因为有不确定性,所以让人更加期待。在构思辞职信时,我想到曾看过一本书里写,“世界很大,如此浩瀚,来一趟不易”,以此为灵感,我写下了“世界那么大,我想去看看”,希望在今后的时间,用另外的生活方式来认识世界。
2015年4月,顾少强因一封辞职信意外走红。彼时,她带着1万元积蓄开启旅程,辗转成都、重庆、杭州等地,住青旅、吃路边摊,用最朴素的方式感知世界。三个月后,她在成都青城山脚与丈夫于夫开设民宿“远归”,将“看世界”的窗口定格在古镇烟火中。
经营民宿并非诗与远方:旺季时刷马桶、换床单、处理停电纠纷,淡季则带女儿旅行。疫情期间,民宿一度亏损,她却将危机转为机遇,通过线上心理咨询帮助留学生和家庭解决焦虑问题。2021年,因母亲健康和女儿教育问题,她选择回到郑州,以家庭教育导师身份活跃于直播间,用心理学知识助力家长破解青少年成长难题。
十年间,“负债60万”“离婚”“直播账户仅剩3.2元”等传言频出。面对质疑,顾少强首次公开回应:“客栈还在开,婚没离,活得挺好。”她直言,网传“奉子成婚”系捏造,女儿实际出生于2016年。对于“回到原点”的嘲讽,她坦然道:“谁说环球旅行才算看世界?我的客栈就是认识世界的窗口。”
顾少强用十年实践重新定义自由——
关于物质与精神:从未买房,衣服鲜有超百元,却资助贫困学生、研究越剧、在酒吧驻唱,“精神丰盈比物质安稳更重要”。
关于选择与责任:“任何选择都有舍有得。网友只看到我放弃稳定,却没看到内心的丰盈。”她拒绝百万网游代言,坚守原则;疫情期间转型线上咨询,展现韧性。
关于自由边界:“真正的自由不是逃离现实,而是清醒选择后承担后果。”如今的她凌晨直播答疑、带女儿骑行黄河滩,在烟火日常中延续对世界的探索。
时代启示:在流动中寻找生命的答案
顾少强的故事折射出多重社会镜像:自由与责任的博弈、理想主义的符号化陷阱、女性突围的双重困境。她坦言:“吸引我的始终是生活的不确定性。”从突发奇想看电影却偶遇住店客人,到用银杏叶教女儿认识世界,她证明“看世界”的本质是保持对生命的敏锐感知。
结语:
“世界不在地图上,在女儿用落叶拼出的中国地图里。”顾少强用十年书写了一个关于可能性的答案:自由从不是非黑白的选择,而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。她的故事仍在继续,正如她在直播中对千万家长所言:“前面一定是鲜花烂漫,只要你永远怀揣好奇,勇敢往前走。”
一个人想明白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很重要。我对生活的要求很简单,从不会被物质的东西困住,到现在没买房子,衣服很少有100元以上的。我认为梦想、家人、孩子,自由、快乐更重要。
就算十年后我惨败,身无分文、痛哭流涕,难道就证明了人不能离开舒适圈吗?依然还会有勇者继续去做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”。
我认为,这封辞职信走红只可能出现在十年前,如果今天再发生类似的事,不会有那么多人惊讶了。因为大家看到的世界更多面、立体,更能接受每个人的独特性,也更尊重自己内心的想法,这是一个时代的进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