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,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”
这首《春晓》可以说是每个年代小学都要学习的古诗,他的作者是唐代的孟浩然。
然而,今天刷到一个让我认知崩塌的事,也不能说是认知吧,就是大家懂那种感觉吗?从小到大我的记忆里,包括学习的课本中,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孟浩然。可现在怎么居然《春晓》变成杜甫写的了?还有王维?

一首诗,三个作者,别说把我给整蒙了,恐怕连《春晓》自己也懵了: 请问三位大佬,我到底是谁写的?[泪奔]
这以后还叫我们怎么辅导孩子?我们学的是孟浩然,孩子课本是杜甫和王维,我该说孩子错了还是我错了?
别说孩子这一代了,省份不同,《春晓》的作者也不同,总不能真去把这仨人给挖出来问是谁写的吧!
这要高考的时候如果有这道题,请问考生该怎么答题?杜甫还是王维?还是孟浩然?或许是李白?又或许这哥几个一起聚餐喝多了,然后一人写的一句,合起来就叫《春晓》?[流泪]
现在的出版社都已经松懈到不审稿就出版发行了吗?这么明显的区别,就真没人在乎它的准确性吗?真的不知道这些毒教材是怎么过的审。
今天你这样改,明天他那样编,再这样下去,我们的后一代,连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都要弄不清楚了,那这就太可悲了。
大家学的《春晓》作者是谁?欢迎评论区留言评论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